當前位置:首頁 > 景區(qū)概況 > 周邊景區(qū) > 正文

土家十三寨

濯水景區(qū)    2017/8/8  來源: 本站

【字體: 】  【打印此文

十三寨女兒谷毗鄰小南海4A級風景名勝區(qū),距離小南海鎮(zhèn)12公里,距離黔江城區(qū)42公里,交通便利。以鄉(xiāng)村旅游、生態(tài)農(nóng)業(yè)為主要產(chǎn)業(yè)。這里不但是中國第一座土家族生態(tài)博物館,也是中國目前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吊腳樓群。沿板夾溪逆流而上到溪流發(fā)源地雞公山腳,那一座座綿亙不斷的青山,像神女、像情郎、像麒麟、像獅子、像駿馬、像駱駝、像猴子、像鳳凰……鬼斧神工;藝精巧奪,令人賞心悅目,土家人在此逐水而居,聚族面寨,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家民居群落,這便是十三寨女兒谷,是“全國少數(shù)民族特色村寨”、“中國美麗鄉(xiāng)村”、“中國宜居村莊”、“中國首家土家生態(tài)博物館”、“重慶十大避暑納涼目的地”。

 

 曾經(jīng)的經(jīng)濟落后和交通閉塞,使其保留了原始的土家吊腳樓民居,原生的生產(chǎn)生活方式,原味的土家民俗風情。木結(jié)構(gòu)吊腳樓土家民居、民風民俗、農(nóng)耕田園、山水風光,構(gòu)成了十三寨女兒谷特色。每寨居民少則十余家?guī)资谌,多則幾十家上百人。寨子布局以半包圍品字形、全包圍的四合院等形式交叉組合,十三寨保留了土家人的原始生產(chǎn)生活方式,保留了土家人獨特的民族風情,能歌善舞,出口成歌,后壩山歌為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充滿濃郁的鄉(xiāng)土氣息。流傳下來的土家原始擺手舞旋律輕快,動作原始質(zhì)樸,給人爽心悅目的感受。后壩石板老街、貞節(jié)碑、古神龕、清朝朝門牌匾、富甲一方大財主羅炳然老房子、古學堂等等很多文物古跡,印證著十三寨的歷史繁榮。

  

顧名思義,趕集年代遠古而得名,街面是用石頭鑲嵌的人字路,從清朝早年至1962年一直是政府駐地,屬川鄂咽喉要道,市場繁榮,有傳統(tǒng)的紡織、煮酒、榨油、倒鍋、倒鏵、打鐵、制造煙墨等加工業(yè),并設(shè)有豬牛市場,每逢三、六、九趕集,做各種生意和餐飲是五花八門,熱鬧非凡。現(xiàn)有民居70余間,29戶人家,100余人口,主要姓氏為王姓,民族土家族,俗稱“王半街”。王氏于嘉慶年間遷至安居落戶,一直以勤耕苦讀為家訓,有一棟青磚白縫,飛檐翹角,古樸精美的四合院吊腳樓,石頭大門,富麗堂皇,雕梁畫棟,極為氣派的古建筑,至今尚存“重甲天下”的牌匾清晰可見。在明清科舉時代,曾有進士2人,增生1人,大學生2人,也是反清首領(lǐng)王克明的居住。

   

現(xiàn)有民居70余間,29戶人家,100余人口,主要姓氏為王姓,民族土家族,俗稱“王半街”。王氏于嘉慶年間遷至安居落戶,一直以勤耕苦讀為家訓,有一棟青磚白縫,飛檐翹角,古樸精美的四合院吊腳樓,石頭大門,富麗堂皇,雕梁畫棟,極為氣派的古建筑,至今尚存“重甲天下”的牌匾清晰可見。在明清科舉時代,曾有進士2人,增生1人,大學生2人,也是反清首領(lǐng)王克明的居住地。

   

一、學堂寨

現(xiàn)有傳統(tǒng)民居 5 棟,10 余戶,50 余人,主要姓氏為王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,主要歷史名人有王文章(字斐然 , 號竹嶼)、王文經(jīng)、王文德三兄弟。學堂寨因身為進士的王文章設(shè)立私學而得名。所辦學堂曾吸引過渝、鄂邊區(qū)眾多學子就讀,其中,庚戌起義鐵血英雄會首領(lǐng)溫朝鐘,黔江首富羅炳然等均是學堂寨私學弟子。這里的主要建筑為 6 棟吊腳樓木房,保持完好。原來的主要民居為四合院吊腳木樓,火災(zāi)前的學堂寨民居顯得富麗堂皇,正房 11 柱 11 間兩層兩廂,雕梁畫棟,黑漆銀粉,極為氣派。中堂右邊第一間為王文章的書房,學堂就在旁邊的正房里。大院前面是朝門,進院壩能看到高高聳立的桅桿和懸掛的帆旗,如今尚存兩個直徑約 50 厘米的旗磴,旗磴上“光緒二十七年恩進士主立”字樣清晰可見。王文德(克明),與溫朝鐘、黃玉山等在這

里組建了革命武裝團體“鐵血英雄會”,并 1911年 1 月 3 日率眾起義,史稱黔江庚戌起義。起義失敗后,王克明的妻子王楊氏繼續(xù)帶領(lǐng)起義軍,最終攻克了縣衙,建立了軍政府,結(jié)束了清王朝在黔江的統(tǒng)治。

 二、熊家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3 棟,10 來戶人家,30 余人,主要姓氏為羅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。熊家寨原著民為熊氏,熊氏家庭留下的只有一處“同治十年(1871 年)辛未歲中春立”的墓碑,碑文“故顯妣熊母宋氏老孺人之墓”和與此墳并排埋葬的7處墳塋,F(xiàn)在這里多為羅姓土家族居民,170 年前從黑溪溝遷來此處居住。羅姓也曾是遍布板夾溪的大姓,與當時的黔江首富羅炳然家庭有族緣關(guān)系。如今熊家寨是土家族傳統(tǒng)體育展示體驗區(qū),可以參與打陀螺、蕩秋千、扳手勁、踩高蹺、沖翹翹板、抵杠、抓石子、打水槍、武術(shù)等民間體育游藝活動。此處還可以建設(shè)成為黔江區(qū)傳統(tǒng)體育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習基地。

三、瓦房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4 棟,9 戶,40 余人,主要姓氏為羅姓、任姓、陳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。瓦房寨首富戶主羅時熙,這里因他蓋起了當時當?shù)刈詈廊A的大青瓦房而得名。原民居為長 5 間四合院,有單獨的馬房和寬敞的壩子,另有外朝門,朝門上有牌匾。瓦房寨羅家院落后因為被火燒而衰落,F(xiàn)多為近代由兩岸高山遷下來的苗民和土家族居民。這里如今是土家族山地農(nóng)耕生活展示體驗區(qū)。可以讓旅游客見證農(nóng)耕勞作等過程,觀看薅草鑼鼓等民俗表演,甚至可以體驗駕牛犁田、薅草插秧、下水摸魚等鄉(xiāng)間生產(chǎn)生活,感受濃郁的鄉(xiāng)村生活氣息。

四、女兒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5 棟,12 戶,50 余人,主要姓氏為陳姓、羅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。因院落坐落在板夾溪邊的臺壩上,舉目可見女兒峰以及《九公主報恩》等神話傳說而得名,現(xiàn)為土家族傳統(tǒng)食品制作展示區(qū)和餐飲服務(wù)區(qū)。這里的陳氏人家為江西省原九江府德安縣太平鄉(xiāng)“義門陳氏”后裔,唐昭宗賜立“義門”至宋,十九代同居共炊,鳴鐘鼎食,百犬同巢。在一次 32 房分家中,他們以一套象牙雕刻的中國象棋為分散后陳姓子孫之證,每一房各持象牙棋子一枚,遷往全國各地,女兒寨陳姓便是其中一支。

五、擺手寨 (呂氏民居,重點文保單位)

現(xiàn)有民居 10 余棟,40 余戶,110 余人,主要姓氏為呂姓、張姓、王姓等,土家族、苗族雜居。世居于此的呂氏,曾是羅家在板夾溪家業(yè)的管家。擺手寨重點民居呂氏民居是黔江區(qū)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因這里的土家族人已經(jīng)將擺手舞變成了他們的日;顒樱挂垢吒,逢節(jié)起舞而被稱為擺手寨。這里是目前板夾溪居住人口最多的一個寨子,也是十三寨旅游綜合服務(wù)區(qū)。呂氏民居為全木結(jié)構(gòu)的四合院,建于清咸豐年間,是羅炳然祖父羅東海所建,有夾層樓板,用于專門收藏貴重物品。共 11 間正房,5 間廂房,5 間下廳房,窗戶多為雕花窗。上廳曾為土王祠,中間寬敞的石壩子作為擺手堂。如今板夾溪的民間表演隊,經(jīng)常會展演擺手舞等土家民間歌舞。現(xiàn)擺手寨公路兩邊的居民多為從高山遷入的苗民。

六、何家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8 棟,10 余戶,70 余人,主要姓氏為何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。何家大院均為全木結(jié)構(gòu)的吊腳樓,是土家族傳統(tǒng)工藝展示體驗區(qū)。這里的居民傳承著織錦、竹編、棕編、藤編、草編、麻編、織染、刺繡、挑花、剪紙、木雕、石雕、木刻等民間工藝。何姓系江西鵝掌大丘起祖,何氏祖先何正發(fā)在這溪邊曾建有一處油榨房,小地名碾灣便由此得名。目前此寨定位為山歌發(fā)源地,建有山歌廣場,作為山歌傳習點,以“后壩山歌”為主要展示特色。

七、老熊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17 棟,15 余戶,50 余人,主要姓氏為張姓,主體民族為漢族、土家族。老熊寨原名張家壩,是板夾溪第一大姓張氏祖業(yè)。相傳這個寨子上所有的人曾被一只大黑熊所救,為了感謝這只熊的救命之恩,張家壩于是改名老熊寨。

清代曾有一廟宇,叫圓銅寺,后來毀于一場大火。民國時這里曾建有后壩鄉(xiāng)板夾溪堡國民學校,是后壩最早的村堡官學。如今這里的居民家里還收藏有祖輩早年讀書用的書箱等物件,也留存了一些如《安安送米》《三孝記》《身世金箴》《祭文范本》等抄本,文化氛圍十分濃厚。

八、張家寨(構(gòu)檀王、范公亭)

現(xiàn)有民居 6 棟,8 戶,30 余人,主要姓氏為張姓,主體民族為漢族。張家寨最老祖宅是張氏先祖張功選在乾隆年間修建,房柱、房梁用了多根楠木,窗花、中堂雕刻精美,建筑極為講究。張氏后代現(xiàn)存“南極輝星”“稀齡雙慶”“品登上國”等多塊牌匾。均為當年四川、酉州等省州官員所贈。村落東邊山脊上有一棵約 500 年樹齡的高大枸檀古樹,是板夾溪第一樹,被當?shù)厝艘暈樯駱、?gòu)檀王,也稱為“保佑樹”,相傳每逢板夾溪漲洪水,水漲到這棵大樹就不會再漲了。

關(guān)于范公祠(亭)的位置,建議考慮在構(gòu)檀王附近,方便景點集中參觀和講解,也可以根據(jù)景區(qū)景點分布所需確定位置。

九、龍須寨(酸棗王)

現(xiàn)有民居 5 棟,11 戶,30 余人,主要姓氏為張姓,主體民族為漢族。龍須寨因山梁走向似龍形而得名,原為龍姓苗民世居之地,現(xiàn)多為張姓人家。房柱、房梁用了多根楠木,中堂還供有一清代神祖牌。在龍須寨主民居的大門上方有一牌匾,上刻“瑞映金童”,是張氏祖先張漢松在清咸豐九年生子后,整竹米酒時受親友所贈。此處還有 3 棵相互依附的風水古樹,分別是酸棗、巖柏和紅豆杉,被當?shù)鼐用癞斏褚粯泳捶。這也預示板夾溪以土家族、苗族、漢族三大民族和諧共生。

十、周家寨

現(xiàn)有 16 棟全木結(jié)構(gòu)民居,10 余戶,70余人,主要姓氏為周姓、石姓、溫姓,主體民族為土家族。周家院子的原住民是從老熊寨遷來的張氏。游客可參觀、親身體驗土家傳統(tǒng)飲食文化,美食制作過程展示,將采摘的物品進行加工制作,享受各類土家菜式。在周邊景點駐足參觀,還可以在這一帶舉行小型野餐活動。目前此寨特色不夠,可作為深入研究的游客自由行時的走訪參觀點,不宜作為團隊停留講解。

十一、大灣寨

現(xiàn)有民居 6 棟,7 戶,30 余人,主要姓氏為李姓,主體民族為苗族,和旁邊的向家壩是同一家族。李姓也是板夾溪的一個較大家族。這里現(xiàn)在是展示后壩農(nóng)耕土特產(chǎn)的寨子。游人在此可參觀土家民居,并依時令季節(jié),可以開展果園摘果、果樹領(lǐng)養(yǎng)種植等活動,還可在專人指導下于林間坡地采摘蕨菜、竹筍、金銀花、山藥等各種山野土特產(chǎn)。目前此寨特色不夠,可作為深入研究的游客自由行時的走訪參觀點,不宜為團隊停留講解。

     十二、向家寨(桃花溪)

現(xiàn)有民居 11 棟,15 戶,60 余人,主要姓氏為李姓,主體民族為苗族。向家壩李姓人家祖居甘肅省東南部李家營,遷入此地后世代尚武,祖上四兄弟被人們稱為金老大、銀老二、銅老三、鐵老四,金老大李方宣曾中武舉人,銅老三打虎犧牲的故事廣為流傳!袄睢痹谕良艺Z中是虎之意,指虎多或藏虎的地方。老宅大部分被火燒,僅存中堂和一間正房,老宅多處使用楠木建造,屋內(nèi)至今保存著多件楠木家具。老宅中堂門上還有氣派楠木牌匾和對聯(lián),牌匾上書“望若景星”,木聯(lián)為“儼如秋事正星柱下名家,望若景星真乃隴西世族”。通過地梁石、木頭的巨大程度,可想見當年的輝煌。村落外面河邊,曾建有一處油榨房,榨房曾經(jīng)用過的碾槽、巨石尚存。寨前的桃花溪上有一座板夾溪里最古老的石拱橋。

十三、談家寨(公母酸棗)

現(xiàn)有民居 20 余棟,10 余戶,100 余人,主要姓氏為李姓、談姓,主體民族為苗族。談家院子由李家院落和談家院落組成,是一個高坡苗寨。有李、談、張、黃、彭等姓。整個院子以撮箕口全木質(zhì)吊腳樓建筑為主,樓上人住,吊腳樓下多為牲畜圈舍。談家的祖屋原為 3 間正房兩邊轉(zhuǎn)角廂房吊腳樓,中堂外有 4 朵雕花窗,分別為“年年有余”、“喜鵲鬧梅”“百鳥朝鳳”“野鹿銜花”圖案。舊時談家有母系氏族遺風,是李姓祖婆當家,4代同堂,十分興旺,F(xiàn)存房子多為近代新建,老宅只有 4 朵雕花窗戶尚存。

相關(guān)鏈接